当前位置: 首页>政策解读

加快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文章类型:转载   内容分类: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4-12-04 14:07

  近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高效顺畅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商贸流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产业。建立高效顺畅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有利于更高水平、更大范围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高流通效率,降低全社会的物流成本。”在12月3日商务部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司长李佳路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与有关部门一起,共同落实好《行动计划》各项任务,加快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确定四方面任务和八项重点工程

  李佳路表示,《行动计划》对今后一个时期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重点举措、保障措施等作出全面、系统部署。《行动计划》所呈现的特点可以概况为“四个坚持”:第一,坚持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商贸流通体系重点任务;第二,坚持城乡融合,推动商贸流通均衡发展;第三,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商贸流通数字化、标准化、国际化水平;第四,坚持人民至上,千方百计办好群众身边“关键小事”。

  据悉,《行动计划》以现代供应链为牵引,以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围绕实现到2027年的总目标,确定了四方面任务和八项重点工程。

  第一个方面是完善城乡商贸流通网络。在城市,实施城市商业提质工程,改造提升步行街、商圈,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构建分层分类的城市商业布局;在农村,实施农村市场升级工程,开展“千集万店”改造,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补齐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并提出果蔬和肉类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5%和45%的分项目标。

  第二个方面是推动商贸流通创新转型。实施零售业创新提升工程,加快零售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品牌连锁、即时零售;实施批发业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商品市场改造升级,打造集成、开放的平台生态,培育100家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

  第三个方面是优化商贸流通发展方式。实施供应链创新提升工程和商贸物流数智赋能工程。供应链创新提升工程,重点是要深化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发展订单生产、集采集配。商贸物流数智赋能工程,重点是提高商贸流通数字化、标准化、绿色化水平,推广标准化托盘和周转筐,推动全国托盘标准化率提高至40%左右。

  第四个方面是促进商贸流通开放融合发展。实施内外贸一体化工程和流通领域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工程,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引导商贸流通企业融合发展,拓展全球营销和物流网络,促进内外贸市场对接、渠道对接、品牌对接,提高国际竞争力。

  “此外,《行动计划》还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优化税收金融支持、开展试点探索、加强规划引导等四个方面保障措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李佳路说。

  加快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

  批发和零售业是商贸流通的核心行业,是组织商品流通的主渠道,是影响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益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批发和零售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衔接产销、促进消费、保障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佳路介绍,在基础作用持续巩固方面,2023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3万亿元,占GDP的近1/10,吸纳就业占就业总人数的1/5,经营主体占全国的近1/2,也是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流通效能持续提升方面,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存货周转率从2012年的14.6%提高到2022年的18.3%;2023年全国标准化托盘保有量6.3亿片,保有率达36.1%。高标准仓库占比达34.7%。在业态模式加快创新方面,2023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4万亿元,我国连续11年是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批发零售业加快转型,连锁便利店、仓储会员店、品牌折扣店等零售新业态快速发展,传统批发商逐步向供应链服务商、综合交易服务平台转变。

  “可以说,抓住了批发和零售业,就抓住了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牛鼻子’,这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李佳路表示,商务部将在《行动计划》基础上,继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快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而言,一是以平台化为切入口,推动批发业转型升级。重点布局一批与产业分布和国家物流大通道相匹配的商品集散中心,支持传统商品市场改造,拓展电子商务、创新展示、仓储物流等综合服务,丰富经营业态,提升服务质量,建立集成、开放的平台经济生态;二是以数字化为动能,推动零售业创新提升。鼓励大型流通企业通过特许经营、数字赋能等方式,改造传统零售门店,提高进销存管理水平。支持零售企业整合线上平台、线下商超和物流站点,发展品牌连锁、即时零售等新业态新模式。因地制宜开展“一店一策”改造,对接优质商业资源,拓展消费场景,提高商业设施运营效能。

  值得一提的是,为贯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有关部署,加快建设城乡融合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2024到2026年,商务部、财政部将分三批开展全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工作。前期,在地方推荐基础上,按照优中选优原则,20个城市正式进入2024年试点名单。

  “希望通过试点探索、先行先试,把试点城市打造成为商贸流通领域改革创新的‘排头兵’,城乡商贸流通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商贸流通数字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的‘新高地’,形成一批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复制推广,引领加快全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谈及具体建设推进情况,李佳路介绍,第一批试点城市商贸流通节点效应明显,工作基础扎实,“下一步,我们将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指导有关地方和城市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按照试点实施方案,加快推动项目落地,高水平高质量推进试点城市建设。”(本报记者 邵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