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以旧换新促家电销售9月增长25.1%
文章来源: 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 2024-10-30 14:23
“截至10月24日,四川家电以旧换新195万件,销售金额80亿元,补贴金额15亿元,助推9月全省家电销售增长25.1%。”在10月25日商务部召开的消费品以旧换新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乔方表示。
正向激励+逆向约束
增强消费者获得感
乔方表示,四川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部署,把家电以旧换新作为惠民生、促消费、降能耗的重要举措,主要开展了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科学做好制度设计。印发全省补贴工作方案,开发四川省家电以旧换新信息系统,实现销售、回收和拆解全闭环管理。国家加力支持政策出台后,省里出台衔接政策,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实现前后政策有效衔接,确保平稳过渡。
二是合理确定补贴品类。在国家空调、电视机、冰箱等8大类基础上,结合四川省产业特点和消费者需求,新增洗碗机、净水机、投影仪、空气净化器等8类产品,形成有效的补充,有力助推贸产融合。从申报补贴数据来看,一级能效品类占比达90%。
三是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开展全省政策大培训两次,印发政策简图和工作指引50余万份。指导销售企业深入社区、乡村宣传2万余场次。创新“咪咕彩铃”等宣传方式,让政策直达社区、乡村。推动四川长虹等企业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叠加让利超过10亿元。
四是积极支持企业参与。四川全省前后三批共遴选销售企业5637家,涵盖线上线下、城区乡镇。支持京东、苏宁易购、淘天、唯品会等线上平台参与。推动184家大企业垫资立减,增强消费者获得感,提升小企业补贴资金兑付效率。全省日均销量从活动开始的1750件提升到现在的5万件。
五是全面加强风险防控。四川省商务厅建立县、市两级审核机制,发现问题及时退回,同步追查企业责任。指导市州、县市区开展执法检查200余场次。省级安排专项资金对家电以旧换新进行专项审计。目前,已经查处虚开发票先涨价后折扣的违规企业11家,公示了取消参与家电以旧换新的资格,并且及时追回了补贴资金,形成鲜明的正向激励和逆向约束机制,坚决防止各类套补行为。
下一步,四川省商务厅将按照商务部的要求,抢抓重要消费时间节点,推动相关企业叠加让利,力争实现家电以旧换新完成销售超300万件。
广泛动员 扩大覆盖面
激发小微企业参与热情
“四川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有关要求,一视同仁支持线上线下渠道、不同所有制、不同注册地企业参与家电以旧换新。”谈到经验,乔方这样说。
一是广泛动员企业参与,通过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广泛宣传,动员各类型的市场主体参与活动。销售企业由县市区遴选,市州把关,推荐到省里备案。目前四川全省参与以旧换新的销售企业有5637家,销售门店有6672个,涵盖线上线下、城区乡镇,方便消费者就近购买,扩大政策的覆盖面。
二是支持中小微和个体户参加补贴活动。四川全省对参与企业没有设置税收和入统门槛。支持500余个线上平台小商户通过线下主体报名参与活动,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创新个体户与经销商、国企平台和地方电商平台采取联营销售模式。推动1082家个体户转为企业参加活动,实现惠民生和促消费有机统一。总体来看,中小微企业占比达到90%。
三是减小小微企业的垫资压力。四川支持大企业垫资开展立减,提升消费者获得补贴的便利性。“针对小微企业垫资压力较大的问题,我们正在优化流程,采取预拨核销资金,减小中小微企业的垫资压力,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激发商户参与的热情。”乔方表示。(本报记者 何晓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