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 浙江新昌:县域商业活力显 城乡蝶变满眼春
文章来源: 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 2024-03-21 14:05
告别田间地头的农产品如何“出村进城”?琳琅满目的日用品又如何“下乡入户”?如何促进农民收入与消费“双提升”,打通农村消费脉络?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大力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努力补齐县域商业基础设施短板,增强渠道下沉与农产品上行动能,因地制宜擘画县域商业“实景图”。
迄今,新昌县已组织实施了乡镇冷链分拨中心、综合农贸市场改造等5个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项目;正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积极打造“新昌优选”公共品牌;探索建设“乡理乡亲”服务集市……农村消费提质升级潜力十足,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正逢其时。
补齐短板
助推农产品上行
优质农产品供给是农产品上行的源头和起点,是促进农民增收、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基础,也是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的应有之义。新昌一直以来有着“八山半水分半田”的特质,属典型的山区县,青山绿水孕育出的各色优质农产品,为新昌发展县域商业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田头建起的“大冰箱”,补齐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最先一公里”。“目前,回山镇已成为新昌县最大的高山茭白种植区,冷库等农村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有效补齐了农产品上行的短板,也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注入了新动能。”新昌县商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表示。
然而,由于大山阻隔,物流配送成本偏高等问题成为新昌农产品上行路上的“拦路虎”。对此,新昌县加力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通过“快快合作+邮快合作+交邮合作”运行模式,推进农村客运、货运、邮政快递共享站场运力资源、共建运输服务网络,打造“新畅达畅通城乡共富路”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实现“快递进村、山货入城、村民共富”。
截至目前,新昌县已累计开通客货邮合作线路15条,季节性特色农产品班线3条,农产品寄递出村件约4.5万件,农产品价值386万元,并跻身2022年度浙江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四星级样板县行列。
近年来,新昌县充分整合区域优势生态农产品资源,汇聚县内31家企业的35种优质农产品,倾力打造“新昌优选”公共品牌,设立了4家“新昌优选”旗舰店,带动农民增收致富3000万元,产业价值超2亿元。一大批品质高、特色亮、品牌响的新昌农产品“抱团”走出大山、奔向远方。
聚点成链
畅通商贸流通渠道
流通连接着生产和消费,是发展县域商业的重要保障。新昌以渠道下沉为主线,加快培育壮大商贸流通领域市场主体,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商贸流通企业依托自身优势下沉供应链,打造乡镇商业网点、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等,畅通农村商贸流通渠道,织密县域流通服务网络。
为进一步拓展商贸流通资源的下沉边界,补齐乡村便民服务设施短板,新昌首创了“乡理乡亲”服务集市,推动优质商品与服务下乡进村,助力山区群众共享社区式便捷服务的同时,促进农村消费服务供给不断提升。
如今的新昌,移动便民商店让偏远山区群众实现在家门口购置新鲜食材和生活用品;小修小补、维修装配等10类服务清单缓解了农村优质商品短缺和服务不便等问题;“政务服务、民生服务、市场化服务”三大领域全面开花,“三公里公共服务圈”“十分钟生活圈”让百姓真正实现办事不出村等。据了解,新昌县12个乡镇街道已建成运行“乡理乡亲”服务集市252家,实现区域行政村、自然村全覆盖,累计服务群众15.6万余人次。
“大到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下沉,小到家门口的服务集市,都有效弥补了农村市场的缺位和基础短板,打通了商贸流通的‘神经末梢’,满足了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求。”梁赛东表示,接下来,新昌将以渠道下沉和农产品上行为主线,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市场倾斜,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探索更多具有新昌特色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新路径,朝着打造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的目标阔步前进。(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