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春节期间,宁夏回族自治区各市县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就地过年等消费形势变化,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全力丰富节日居民消费市场供应,有力地激发了市场活力,为春节消费注入新动力,保障全区群众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丰富多彩的新春佳节。
一、消费本地化,城乡消费在节日活动中持续增长
受国内疫情零星散发、各地政府鼓励就地过年暖心政策等综合因素影响,今年春节期间约四成以上民众选择就地过年。为进一步激发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全区各市县商务部门针对群众过节多样消费需求,聚焦春节年俗乡土习俗,依托“居家嗨购网上过年—2021网上年货节”平台,创新开展了各种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年味十足的消费促进活动,全区近1000家线上线下企业积极参与,通过实施云购物、云大集、云逛街、云体验、云展销等消费模式,营造出红红火火消费、热热闹闹过年的节日氛围,有力促进了线上引流实体消费,带动了城乡消费的快速增长。截至2月18日,全区年货节活动一个月累计实现销售额超18亿元。另据第三方监测统计,春节期间,我区城乡消费额实现41.93亿元,其中:城市消费额实现32.63亿元,占比77.82%,农村消费额实现9.30亿元,占比22.18%。
二、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在节日消费中加快发展
面对今年春节假期消费新形势、新特点,各商贸流通企业抓住机遇顺势而为,着眼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深入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努力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有力促进了商品、服务消费各业态线上线下融合步伐。据监测,春节期间,我区城乡线上消费额实现14.17亿元,其中:城市线上消费额11.93亿元,同比增长96.88%,农村线上消费额2.24亿元,同比增长89.08%。商品消费中,各商超零售企业积极拓展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场景,加大对家电家具家装等耐用消费品促销力度,线上下单、送货入户、到家安装等消费模式快速增长,线下商超无接触配送火热爆棚。服务消费中,周边游、小景点、农家乐等乡村旅游备受青睐,春节旅游由传统的大中型景点向乡村旅游转移。同时,城市文旅酒店创新消费配置、个性化定制;各大商圈、步行街丰富春节消费场景体验等,推动了商旅文、吃住行、游购娱融合发展,成为集聚群众春节消费的一大热点。
三、品质消费旺盛,消费升级需求在节日中不断释放
今年春节团圆的含义被赋予新的意义,线上选购年货快递到家,以及家乡土特产快递到城,成为群众表达节日情感的新方式。结合舆情大数据及调研数据分析,酒水饮料、坚果零食、水果生鲜礼盒等传统年货持续热销,同时健康老幼、新潮时尚、个性定制类年货商品成为主要新亮点,血压计、扫地机器人、智能麻将机、长辈智能手机、牛年专属口罩等健康类、智能化、定制型礼品走俏。在宁夏打拼的年轻人为家人选购的年货中,枸杞、白酒、手机占据热销年货品类榜前三甲。家乡特产成为纾解“乡愁”、传达亲人思念的最好介质,枸杞、滩羊、长枣等具有独特意义的“网红”年货特产,跻身宁夏家乡到外地热门特产榜前三甲。
四、服务消费火热,群众消费习惯在浓浓的年味中转变
外卖年夜饭引领服务消费新趋势,云餐厅、云拜年成为阖家团圆新体验。今年春节全区外卖年夜饭、居家自制占比较疫情前(2019年)分别提升19.43和13.60个百分点,“年夜饭”由堂食变外卖趋势明显。火锅、饺子、汤圆、家乡菜等年夜饭菜谱搜索热度创新高,火锅食材、半成品、速食、方便食品、生鲜产品等“无接触式配送”订单量暴增。满足消费者便捷菜的需求,让更多“厨艺不精”的群众享受到年夜饭的参与感和满足感。云拜年、视频红包、表情红包等新式玩法应运而生,云吃饭、云喝酒、云麻将等消费新场景极大地缩短了彼此的“距离”,助力共享团圆时刻。春节期间各地家政、美发、汽车美容等服务业商家营业数增加,多数商家不打烊,满足民众节日服务消费需求,其中家政、鲜花蛋糕配送、宠物服务线上消费额同比增长22.60%、17.24%、12.57%。同时,疫情防控也激发了文旅消费新动能,看电影、乡村游、云旅游成为群众节日消费的新习惯,“影院+在线直播”双重通道,网络实名预约、无接触式售票、严格消杀等多重防疫措施齐发力,极大地满足了春节、情人节双节迭加的市场需求。乡村游、本地游、周边游热度攀升,群众旅游休闲需求得以保障,同时云旅游足不出户感受各地年味也成为我区城乡居民今年春节旅游的别样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