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要求,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全面实现我县数字经济五年倍增目标。现就《文成县数字经济发展五年倍增行动计划(2018年-2022年)》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
近年来,我县积极推进信息经济建设,不断创新发展网络经济和全社会信息化,进一步推进企业两化深度融合,随着省市政府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进程,我县加大力度振兴实体经济,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一)加大实体企业扶持力度。2018年,我县制定出台了《培育引进新兴产业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壮大文成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文委发〔2018〕36号),对企业上云、智能制造等进行大力扶持,通过培育新动能,加快实体经济振兴,推动文成迈向高质量发展。2018年,我县申报成功了“浙江德卡仪表阀门控制有限公司”等1家市级两化融合试点企业,填补了企业两化融合发展领域空白。2017至2018年企业上云共450家,节约企业运营成本,有力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供信息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我县紧紧围绕“健全网络、整合资源、共享信息、服务发展”思路,加大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促进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信息经济发展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目前,全县拥有宽带用户5.5万户;手机用户数约25万户,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快速增长。我县2017年信息经济综合评价73分,位于全省13县第5位,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水平47分,位于13县第9位,信息化发展指数89.24分,位于13县第8位。深化4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提升4G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广度和厚度,目前 4G网络覆盖全县95%以上行政村。
(三)培育核心产业,有力推进数字经济建设。据统计,2018年,共有8家企业技改项目投资0.9亿元进行“机器换人”,加速企业“两化融合”实施。我县信息核心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和服务类,但信息工业中仅浙江德卡控制阀门公司一家企业纳统,总体水平相对比较落后,2018年德卡公司强化数控设备投入400多万,推进各个生产车间数据共享,加快企业信息化发展。服务类目前也仅有2家影视制作企业。今后我县将加大数字经济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提升全县数字经济发展水平,2019年将招商引入东南大数据中心项目。
二、起草依据
《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温州市数字经济五年倍增实施方案的通知》(温政发〔2018〕23 号)和浙江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统计分类目录《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GB/T4754-2017)。
三、政策措施
(一)主要目标
我县围绕以生态休闲产业数字化发展为主线,培育智慧旅游、智慧农业、智慧交通、智慧商贸、数字化文化创意等生态产业链,促进休闲产业数字化升级。经过5年的努力,全县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日益完备,在新经济培育、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和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走出文成特色发展路径。2017年全县数字经济总量达20亿元,到2022年,全县数字经济总量达52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1%以上,较2017年实现翻番,全县数字经济总量占GDP的比重达40%;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32亿元,年均增长21%以上;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1.92亿元,年均增长21%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0.26亿元,年均增长21 %以上。
(二)主要任务
锚定数字经济发展核心技术,围绕数字产业化,扩增量,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围绕产业数字化,促融合,实现智能制造升级,促进数字贸易、智慧物流、智慧乡村和数字文创等产业发展;围绕基础服务体系,优保障,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和网络安全等。
1、培育壮大旅游产业。深化旅游大数据建设,夯实景区、酒店、民宿、旅行社、交通、气象等旅游基础数据资源,加快推进智慧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旅游营销等,重点建设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切实完善旅游信息咨询体系,为游客提供游前、游中、游后的一站式智慧化旅游服务。到2022年,景区接待人数超过480万,年同比增长30%以上;接待过夜游客超过157万,年同比增长30%以上;门票收入19707万元,年同比增长30%以上。
2、发展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壮大以网游交易、网络直播、网红、微电影等为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到2022年,数字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8.75%,力争实现全县数字文化产业总产出20亿元,增加值8.6亿元,占GDP比重6%以上,数字文化产业成为县域经济新增长点和重要支柱性产业。
3、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升级。利用网络通信、工业控制、集成电路、新型传感器等技术,不断促进传统产业产品和制造流程的数字化升级。力争到2022年重点企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60%以上,机器联网率达到40%以上,省“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95以上。
4、优化贸易服务业数字化。切实加强数字贸易顶层设计,打造数字贸易产业链和生态链,形成数据驱动贸易新模式。力争到2022年,电商零售总额达到25亿元,每年同比增长20%以上。
5、开展智慧农村建设。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空间信息、智能装备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过程的全面深度融合和应用,实现现代农业生产实时监控、精准管理、远程控制和智能决策,打造一批数字化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引领农业生产数字化发展。至2022年,基本建立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培育3-5个特色电商村,培育1个智慧农业示范综合区、10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点。构建地域性农产品营销网络,推进本地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实现平台农产品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
6、推动数字金融创新。通过数字技术和金融产品创新来补足传统金融服务的短板,降低金融服务门槛和服务成本,采取传统金融数字化创新、金融风险监管创新、数字经济基金服务创新、智慧支付服务创新等措施,全面推动数字金融持实支体经济发展。
7、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依托四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移动、联通、中广有线)和铁塔公司,聚焦NB-IoT窄带物联网、4G、5G 等新型移动通信技术,扎实开展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打造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
8、完善智慧城市管理。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宗旨,提升政府对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采取推进数字化政府建设、拓展网上便民服务功能、提升智慧政务保障支撑能力等措施,开拓智慧文成实践路径。
9、建设网络安全环境。力争到2022年,网络安全体制机制基本健全,安全防护能力和可控能力大幅提升,建立网络安全防御基础平台、加强重要信息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实施网络攻防演练工程等,建成面向未来、先进适用、高效灵敏、安全可靠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三)保障措施
1、完善组织领导。成立文成县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宣传部长和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数字经济发展相关单位参与,并在县经信局设办公室,负责数字经济发展日常工作,出台相关政策,推进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制造业数字化发展、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旅游数字化发展、农业数字化发展等4个推进小组。
2、落实工作责任。县委办要研究设立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和责任追究机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监督各阶段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县统计局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数字经济统计调查和检测运营体系,密切关注重点统计指标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运用科学统计方法进行实际推算和定期开展跟踪监测,保证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县委宣传部、县经信局、县发改局、县农业局等要围绕重点任务,组织载体,全面推进。
3、加强人才培引。依托我县人才新政,不断优化人才创业创新环境,推动双创人才集聚。切实加强与重点院校的合作,为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和数字产业化创新发展培养“数字工匠”、“数字首席官”等人才。利用好温州大学、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温州安防职业技术学院、肯恩大学等大专院校的资源,校企联动,扎实为企业定向培育数字经济发展一线人员。积极对接中津先进技术研究院、创力科技、国技互联等软件企业,积极为企业提供大数据、互联网云平台和工业APP等技术支撑,使科技成为助推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力争每年培养数字经济中高端人才100人以上,为行业发展提供数字人才支持。
4、强化资金保障。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政策体系,设立数字经济研究与技术专项基金,制定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对数字经济平台、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支持。金融办、人行、银监等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研究关于降低数字经济企业的融资门槛的政策措施,设立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帮助解决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
(四)适用期限
实施时间为2018年至2022年。
四、其他
解读机关为文成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
联系电话:0577-6783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