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路过危险水域,就能智能识别并语音播报提醒;老百姓在农田或森林焚烧秸秆、野外用火时,手机上就会预警……全镇6个主要水域区域,80个村庄道路节点目前已布置125个AI摄像头,通过AI监控等数字化技术,青田县船寮镇装上了数字乡村基层高效治理的“雪亮眼睛”。
近年来,丽水市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探索建立与乡村产业发展、行业管理服务能力、农民生产生活水平相匹配的数字乡村发展模式,持续提升数字乡村发展水平,以数字化改革撬动数字乡村建设,统筹推进现代数字技术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全面融合,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赋能助力。
在遂昌县新路湾镇蕉川村杂交水稻制种基地,“一杆农眼”物联网的应用,让农民增收不再靠天吃饭。稻田间的“一杆农眼”能实时监测区域内光照强度、空气温湿度、气压、PM2.5、风速、风向、雨量等,感知设备还能实现土壤温度、土壤PH值等土壤关键指标解析,并结合气象指标实现生长环境整体预判,指导农户及时进行农事干预,实现农业产量、品质的双提升。
这只是丽水数字赋能未来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丽水市坚持数字化迈向改革发展方向,大力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完成54个未来乡村创建村“浙里未来乡村在线”驾驶舱、手机服务端、工作台数据采集,并优先安排数字乡村项目建设在花园乡村中落实落地,推出了一批特色数字化应用场景。
如遂昌县湖山乡湖山村建设仙侠湖立体水域智慧化巡检系统,结合北斗高精度、无人机自主巡检、AI图像识别技术等前沿技术,对水面漂浮物、养殖设备违规蔓延、船只违规运营等问题进行判别与分析,改善传统水域巡检短板,守护绿水青山;云和县石塘镇小顺村通过数字乡村对居民建档立户,通过健康小屋、智能手环、电子围栏定位预警,对养老服务中心进行升级,实现对老年人健康、安全监测……
同时,丽水市大力推广“浙江乡村大脑”,不断加快推进省市县三级全贯通,积极推广“浙农优品”“浙农富裕”等数字化应用,加快各地相关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与“浙农码”深度融合,用好码上预警、码上溯源、码上服务等功能,进一步加大“浙农码”推广力度,推进乡村治理、农技知识、金融保险、办证办事、农家乐预订等场景的“码”上服务。该项任务通过全市数字政府专项晾晒,当前全市累计赋码230933次、用码量13686593次。
另外,丽水市还积极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目前,全市基本建立“政府+运营商+服务商”三位一体的推进体制,相关培训广泛开展,服务延伸到村,信息精准到户。截至今年5月,丽水市累计建成各类益农信息社1885个,覆盖率达100%;累计开展村级信息员培训26135人次;依托村级站提供语音咨询服务累计101.81万人次,发送12316短彩信条数累计9847.62万条;受理便民服务累计5236.68万人次。
“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山区共富的重要抓手,下步,我们将不断完善数字农业数据仓等平台建设,提升数字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产品数字营销水平,推进数字农业应用场景和示范基地建设,健全数字农业人才支撑机制,绘就乡村振兴共富的美丽画卷。”丽水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