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案例

[农村电商] 太湖县小池镇:“链”上党建 串起电商发展“新”优势

文章来源:人民网   文章类型:转载   内容分类:地方案例   发布时间:2025-10-29 10:38

  近年来,太湖县小池镇立足本地产业基础和交通区位优势,以书记项目为支撑,积极探索“党建+电商”融合发展新路径,通过组织建在“链”上、典型育在“链”上、服务融在“链”上,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电商发展优势。

  组织建在“链”上,筑牢产业红色堡垒

  组建工作专班。积极响应安庆市“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战略,抓住“太商”返乡创业机遇,大力推进镇级电商孵化中心建设。将电商发展列为党委“书记项目”,组建电子商务工作专班,配备专业人员协调指导,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和扶持壮大电子商务经济的实施意见》,从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加大农村电商扶持力度。

  优化阵地建设。紧扣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要求,发展龙头电商企业负责人为党员,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提升党员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成立电商企业党支部2个。筹建太湖县电子商务协会小池分会并成立功能型党支部,组织召开“政企对话”交流会13次。

  推行融合发展。创新“村党支部+电商企业+产业融合”模式,整合各村15家返乡童装企业的面料辅料渠道、裁剪加工、快递物流等资源,构建高效生态圈,实现“面料共享当日调、裁剪加工同步行、线上线下齐销售”。同步推进“三站融合”建设,在14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实现“便民服务站+党员驿站+电商示范站”功能整合,年均为群众提供代购代缴、政策咨询等服务超2万人次。

  典型育在“链”上,激活乡土人才活水

  培树先进典型。联合县商务局、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开展专业技能培训3场,培训150余人次,课程涵盖短视频拍摄剪辑、AI技术应用、主播播感提升等内容。同步搭建线上宣传平台,通过镇公众号等推送电商党员人才事迹,联合县媒体制作专题报道,激发群众电商创业热情。

  创新培育模式。全面推行“内训+外培”模式,党员骨干及驻村干部带头学习电商知识与技能,联动物流、电商平台资源,切实打通“小特产”出村进城的线上渠道。围绕石霞白茶、红星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常态化开展电商技能培训、直播带货指导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向电商化转型,累计培训150余人次。

  建立帮带体系。依据“1名党员电商先锋+1家初创电商企业+N户种养殖户”帮带体系,推动电商模范与从业者、农户精准对接,破解产业发展中的能力与资源瓶颈。镇党委制定清单,整合平台资源争取流量与供应链优惠,通过定向帮带,协调3家物流企业为帮扶对象提供物流费用减免15%的优惠,累计降低成本8万余元。

  服务融在“链”上,破解企业成长瓶颈

  打好人才“组合拳”。建立“内孵外引”电商新农人双轨培养机制,通过定期走访、线上答疑、实操陪练等方式持续跟进学员成长。举办培训班12期,其中党员146人,成功孵化电商项目15个。通过“双招双引”吸引在外太商、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创业人员20余名,创办企业7家。同时,将电商人才列为党员、村(社区)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的重点培养对象,共培养“电商党员”4名,培育出“皖南林妹”“小池毛拉”等本土网红代表。

  当好服务“店小二”。提供“保姆式”惠企服务,组织镇班子成员、职能部门负责人与电商企业代表面对面沟通,重点解决企业用地、用工、融资、技术等核心问题。累计解决企业用地难题4个、招聘员工70人、协助企业申报优惠政策3项,融资约170万元。

  拧紧监管“安全阀”。联合镇市场监管所设立“驿路电商服务站”,为电商经营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与政策宣传。同时加强质量监管,全面摸排盘点辖区内农特产品情况,充分保障电商新模式在产业转型升级、电商促消费等方面的作用,引导和培育经济新业态。(涂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