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蜿蜒的盘山小路一直往上,就到了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里峪村。阳春三月,村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旁的香椿树下,热聊起来。
“老康,才来啊!讲座快开始了!”
“这不听说有专家给讲解香椿种植经验,也来听听。”
这曾经是一个藏在群山环抱中的小村庄,近年来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发展起旅游业,曾经重峦叠嶂、道阻且长的面貌一去不返。2021年,里峪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了“香椿树下”宣讲品牌,在香椿树下搞活动、拉家长,向当地百姓宣讲致富经验、了解百姓需求,为老百姓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香椿是里峪村的特色产业,全村245户村民家家户户种香椿,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实施,里峪村将香椿产业销售的目光投向城里来的“观光客”,每年四月举办香椿采摘节、香椿厨艺比赛,一年销售量可达10万斤。
今年,受疫情影响,里峪村香椿销售受到不小的冲击。“椿芽是一天一个价,椿芽在树上最多七天就开始木质化,口感变差,卖晚了价格就上不去了。”种植户康俊赢说。
游客和商贩进不来,香椿滞销,村“两委”下决心帮助村民们解决问题。“得让老百姓省了心、挣了钱,大家才能踏踏实实的过上好日子。”村“两委”决定,今年的香椿,村委会统一收购、统一线上销售。
一大早,里峪村各家各户就忙碌起来,在地里采摘最新鲜的椿芽,统一运到村委,由村里进行打包发货。
村委大院里,身穿红马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忙着从电脑上确定订单,将刚从树上摘下来的鲜嫩椿芽打包在统一的泡沫盒里,加上定制的冰袋,从大山深处直达客户手中。“昨天一天就销售了1000多斤,供不应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康丰刚说。
传统农业搭上了电商快车,完全不同于以前手挑肩扛去外面售卖的场景,康俊赢感慨:“前些年,自己摘了拿塑料袋提着去镇里售卖,来回一趟费不少功夫,赚不了多少钱,现在每天摘下来拿到村里,不愁卖不掉。”
香椿“上网”,是里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生动注脚,在村“两委”的带领下,里峪村还积极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抓经济、聚人心、鼓士气,每个周末都设计出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李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