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案例

[融合创新] 三明市:多举措推进电商发展

文章来源:三明市商务局   文章类型:转载   内容分类:地方案例   发布时间:2021-11-29 13:12

  建宁莲子、清流豆腐皮、宁化薏米、尤溪金柑……这些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产业,过去是“养在深山人未识,藏在深闺人不知”,如今也纷纷通过乡村电子商务在淘宝、京东、天猫实现快速销售。

  这是三明市农村电商发展带来的喜人变化。

  据数据显示,今年1-9月,三明市累计网络零售额48.5亿元,比增38.5%,农村累计网络零售额37.9亿元,比增53.4%。电商店铺数4.97万家,电商企业数1.8万家,电商从业人数4.7万人。

  日前,阿里巴巴研究院公布2021年淘宝村、淘宝镇名单,其中尤溪、将乐、建宁、泰宁4个国家级示范县的4个乡镇上榜。分别为:尤溪县城关镇、将乐县水南镇、建宁县濉溪镇、泰宁县杉城镇。

  淘宝镇、淘宝村名单由阿里研究院计算阿里平台数据、以及由地方政府统计网店信息、平台验证数据确定。根据阿里研究院制定的淘宝村标准,在农村地区,以行政村为单元,电子商务年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本村活跃网店数量达到100家或当地家庭户数的10%,就可以认定为“淘宝村”,一年内网络零售额达到3000万的被认定为淘宝镇。目前,三明市共8个淘宝镇,1个淘宝村。

  三明市自然资源丰富,享有“绿色宝库”的美誉。突出的生态优势,造就了三明农特产品种类众多的特质,这也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创造了条件。三明市商务局立足生态优势,在品牌树立、线上推广、畅通渠道上做文章,让农特产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做优产品。对全市388个“三品一标”优质农产品、36款地理标志农产品进行挖掘,汇编成内含100个富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的《食尚三明.三明市地区名特优农产品目录》,建宁莲子、清流豆腐皮、宁化薏米等特色农产品成为网红产品。

  做优品牌。对全市名特优农产品进行挖掘,把三明的好山好水、文化历史、口感滋味融入农产品中,培育出“福源建宁”、“我家尤礼”、“遇见清流”、“硒望之田”、“寻找泰味”等9个县域公共品牌。今年上半年,全市公共品牌带动农产品网络销售3.5亿元,比增6.1%。

  做优渠道。依托邮政公司等龙头企业整合资源和渠道,降低流通成本,布局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将快递物流有效延伸至农村末稍。大力支持阿里村淘、京东、苏宁、邮政等运营主体,建设和改造县级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快递物流站点3500多个,覆盖和服务村民56万人,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网上购物,有效实现了“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流畅运转,全市涌现出淘宝村1个、淘宝镇8个。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三明市通过实施育“网军”、孵“网企”重点工程,积极创造电商创业氛围。根据产业集群特点,规划建设农产品展区、培训孵化区、公共服务区、企业孵化区、仓储物流区为一体的电商产业基地(园区)、电商主题楼宇12处,汇集相关企业600余家。

  同时,坚持把培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做为“培才育智”重点工程来抓,加强对具备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伍军人、合作社社员等的实操技能培训,把电子商务培训、创业、孵化等工作下沉到田间地头,把众创空间搬到农民家门口,2015年以来,电商各类人才参训人数达2.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