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案例

[融合创新] 共和:电子商务进农村,为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

文章来源:新华网   文章类型:转载   内容分类:地方案例   发布时间:2022-09-27 13:19

  近年来,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以提升农村电商应用水平为重点,加快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双向渠道,培育新型农业市场主体,推动农牧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注重顶层设计,强化电商进农村的牵引力。以2015年商务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为契机,共和县积极发挥电子商务对破解“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抢抓发展机遇,加强顶层设计,利用邮政企业“三流合一”优势,建立一站、一馆、一平台、一中心“四个一”农村电子商务体系,探索创新“电子商务+新型邮政+N”模式,叠加宽带电话卡业务、商超零售、金融服务,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优化组织架构,2019年机构改革后设立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事业机构,安排事业编制2名,招录电商专干13名,县财政每年足额安排87.6万元用于支付工资及工作经费,为全县电商各项工作深入持续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和财政支持。

  畅通乡村物流,强化电商进农村的支撑力。为保障农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双向流通,共和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搭建三级物流寄递网络,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依托邮政站点建设县级物流分拣中心1处、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处、县级物流配送中心1处、乡镇电商服务站11处、村级站点90处。充分利用村村通邮和电商三级站点的便利优势,与8家快递公司洽谈合作,将快递公司邮件转寄投送至村一级,优化电商配送邮路,配备乡镇专职投递人员5名和机动人员2名,单日投递里程达1750公里,月均投递电商包裹4.46万件,累计投递26.78万件,实现了电商包裹48小时内均能从县城配送到村,彻底解决了农村电商包裹“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全面提升农村现代化流通水平。

  培育电商业态,强化电商进农村的驱动力。不断加强农村电商培育力度,累计培育孵化电商企业15家,注册“共舞和美”“恰卜恰”“秀云豆腐”等多个区域商标,在邮乐购、学习强国商城、淘宝、京东等平台上架产品达1000余种,交易额达1亿元。加强政策引领,培养孵化“网红新农人”,依托快手、抖音、淘宝等平台,开辟直播带货增收新路子,把当地群众的农畜产品销售到外地,切实推动群众增收致富;积极培育奶源产业,为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购买奶牛,扩大再生产,年内产奶量可达400余吨;鼓励企业研发新产品,加快农牧业机械化、信息化、科技化,提升产品附加值,雪峰乳业成功研发并上市新产品3款,青海湖肉业成功研发10余款牛羊肉新产品,推动农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发展。同时,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积极参与“11.11和6.18购物狂欢节”“919邮政电商节”,开展共和县最佳电商推选活动,全面提升本地特色产业和品牌知名度。

  加大业务培训,强化电商进农村的推动力。为切实提升电子商务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共和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采取一对一培训、现场交流、实操培训、讲师培训、集中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全县100余名电商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开办“掌柜贷”业务培训,提升对平台的认知和运用水平,为群众提供便利、快速的金融服务,已取得贷款资质80人,其中4人已经成功办理助农贷款4笔,贷款金额5.9万元。2018年,承办企业与陕西汇丰人力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借助合作公司的雄厚师资力量,采取集中培训、外出考察等形式,积极培养农村电商探路人,为共和县电商发展培养、输送高质量建设人才,截至目前,已开办电子商务高端培训班12期995人次,累计培训4938人次,完成培训目标的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