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考察时指出,要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面向东盟的前沿窗口,广西壮族自治区与东盟各国陆海相连,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广西壮族自治区跨境电商发展前景向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快速增长。2020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32.8亿元,同比增长3.6倍;广西壮族自治区跨境电商出口31.4亿元,增长3.8倍,进口1.4亿元,增长1.6倍。广西壮族自治区积极培育跨境电商产业,已成为中国-东盟贸易发展新引擎。
桂企出海
共享跨境电商蓝海新机遇
近两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崇左相继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南宁、北海、钦州、崇左、防城港、柳州6个地市获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试点,南宁海关关区获批开展跨境电商B2B出口试点。各种政策的叠加红利,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和生态圈,不断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跨境电子商务中心和“一带一路”电子商务开放合作重要门户。
优化服务
推动中国-东盟贸易新发展
去年,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6部门共同发布《关于扩大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的通知》,为跨境电商发展带来重大利好。广西壮族自治区以政策先导支持跨境电商发展,对在区内注册运营的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出口额度大的企业和海外仓建设给予资金支持。
跨境电商物流通道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跨境电商物流体系逐步形成,正在释放运输畅通的巨大红利。以南宁为枢纽,广西壮族自治区已开通23条通往东盟各国的直达航线,南宁-胡志明顺丰全货机航线、南宁-马尼拉跨境电商包机航线运营稳定,南宁-曼谷、南宁-达卡、南宁-吉隆坡、南宁-新加坡等4条面向东盟的全货机航线顺利开通;崇左片区对跨境电商货物给予绿色通道,在凭祥综合保税区清关的跨境电商货物,1天可到达越南,2天可到达泰国,3天可到达美国。
除了物流通道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还通过大幅压缩通关环节,推动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提质增效。南宁海关率先在南宁综试区打造全国首个集国际邮件、跨境电商、国际快件监管于一体的“三合一”集约式监管模式,通关时间从过去的8小时压缩到1小时,目前国际邮件、跨境电商平均通关能力已达100万件/日。崇左以“简化申报、清单核放、汇总统计”方式申报跨境电商业务,简化申报手续,实现简化申报后一小时可申报50万单,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得益于通关效率的提升,往常跨境水果贸易中的痛点得以有效缓解,有效实现了水果贸易一件代发、供应链稳定与控制货源成本的目标。凭祥的茂盛水果电商负责人王胜表示,现在动动手指,通知后台一键发单,只需3天就可以从口岸直接发货到北方市场。数据显示,凭祥口岸2021年前5个月,新鲜水果进出口量较同期增长25%,总量达到110多万吨,货值82.2亿元。
抢抓机遇
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
2020年11月,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共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标志着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针对电子商务,RCEP在无纸化贸易、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消费者线上保护、线上个人信息保护、国内监管框架、海关关税、透明度、争端等方面作出了相关规定,缔约方的跨境电商合作正在迎来新的机遇。
打开门是东盟市场,扬起帆是海上丝路。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中心位置,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RCEP的正式签署,将有利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进一步发挥在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带动广西壮族自治区与东盟之间信息、产业、资金、人才等更多资源加速流动,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形成“深耕东盟、拓展RCEP、面向世界”的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
9月10日,以“电商新时代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2021中国-东盟丝路电子商务论坛将在南宁举行。届时,中国和东盟国家政要、电商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及电商企业高管将齐聚一堂,围绕电商新发展、数字化转型、直播电商、新商业模式等热点话题带来精彩分享,共商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机遇、新挑战,为中国-东盟电商企业合作带来更多发展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