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全市8个涉农县(市)分别与阿里巴巴、邮政、供销、农商行等建立合作机制,搭建县级电商服务中心8处、乡镇服务站75处、村服务点1500多处,初步形成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并举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服务范围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先后与中国电商委、商务部流通产业中心合作,成功举办世界食品农产品电商大会、中国农产品电商博览会、全国农商互联展览会,全力打造以电子商务企业为主体,上联生产、下联消费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全面对接,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提升农产品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
三是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建立以各县(市、区)自主培训为主,市电商孵化器提升培训为辅的电商人才培育机制,支持电商园区、平台、龙头企业等专家、讲师下沉县(市、区),针对种养殖大户、合作社、小微电商负责人开展多形式培训,每年培训农村电商人才3000人次以上。截至目前,全市在线农村网络商铺达2万多个,农产品电商企业2000多家,涉农电商网络零售额过千万元企业60余家。1—4月,实现农村网络零售额累计达43.2亿元,同比增长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