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地方案例

[融合创新] 临沧市临翔区:乡村产业搭上电商“快车”

文章来源:人民网   文章类型:转载   内容分类:地方案例   发布时间:2023-04-06 13:37

  随着直播电商的迅猛发展,临翔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依托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村综合示范项目,将直播电商人才培养、货品培育、场地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着力催生新消费业态,拉近西南边陲小城与全国各地消费者的距离。

  为打造区域直播产业链、挖掘和遴选出电商创业带头人,临翔区先后举办了“短视频直播创业大赛”“千人电商创业大赛”等活动,积极动员退役军人、在校大学生、返乡创业青年、村干部等群体参与培训,组织优秀学员“走出去”到全国优质电商学院进行特训学习。

  抓货品,完善供应链体系。在直播间如火如荼卖货时,另一边的临翔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里,LED大屏幕上实时播放着“邮管+商务+供销”大数据,实时展示货品的销售情况、价格趋势、销往城市等信息。

  为解决农特产品、高原原生态食材等本土产品的深加工、标准化问题,临翔区紧紧抓住国家精准扶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成立电商扶贫车间,将临翔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临翔区电子商务协会等40多家本土中小型企业和辖区8个乡(镇)的农户纳入范围。通过生产者初级农产品数据精准录入,产业供应链车间全程追溯以溯源码录入,标准化产品仓配、分销、数据一体化,全渠道统一进行分销管理,拓宽消费渠道实现产品溢价升级,下设核桃坚果加工、蜂蜜灌装销售、野生菌加工、代用茶加工、临沧火腿加工等6条SC生产线,推动“公司+扶贫车间+农户+市场”的一体化车间运营。

  结合“邮管+商务+供销”大数据,工作人员会定期对这些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直播结束后,挖掘大数据背后的“信息”,将受欢迎、销量高的货品从电商扶贫车间选入选品中心,有针对性地对培训内容和货品选择进行提质,确保培训转化率和农产品流通效率有效提升。

  在此基础上,临翔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将直播电商从最初的“散打式”转变为“抱团式”,先后与25家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入驻6家企业,搭建了一个系统化、一体化的电商平台,推动直播经济上中下游产业链加速聚集。(周露 普耀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