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电商资讯

重庆市商务委:保供抗疫彰显电商行业新作为

文章来源: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   文章类型:转载   内容分类:电商资讯   发布时间:2020-02-19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疫情爆发后,重庆市商务委及时下发《关于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作用助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市场供应保障工作的通知》,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不见面(接触)交易、单独配送等行业优势和特点,强化统筹协调和服务保障,利用电商渠道组织采购市外海外口罩、消毒液等医疗物资,线上下单满足生活物资市场供应、推动快递物流、餐饮外卖“无接触配送”,引导实体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实现转型发展,在保供抗疫中彰显电商行业全新作为。

  一、发挥市外海外供应链渠道优势,着力打通物资供应大动脉

  及时筛选确定20家市内外重点电商企业参与防疫市场保供工作,适时调度、跟踪、服务重点企业,跨境、跨省组织货源。一是抓医疗物资供应。动员电商企业联动海外商家,积极组织市外物资入渝。截至2月8日,全市通过电商平台累计组织采购口罩16577.96万只、已配送到货3286.4万只,消毒液324.24万瓶、已配送到货258.87万瓶,手持测温仪300只,防护服4000套,护目镜5111副。二是抓居民生活保障。引导全市电商(网商)加大货源组织,力保米面粮油、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供应不断档、主要商品不脱销。引导盒马鲜生发挥生鲜农产品社区前置仓特色,实现7家门店供货稳定,每日供应肉禽蛋、奶、蔬菜、水果40余吨。指导美菜网将原有对餐厅的食材配送业务向个人家庭用户开放,从产地直采生鲜蔬菜,平价直供到居民家庭,日均销量达55吨以上,日均单量增长15%。三是抓企业复工复产。先后20次协调相关市级部门、各区县、园区,较好解决了阿里巴巴菜鸟、京东物流、网易考拉、唯品会、美菜网、加班狗等13家电商企业的复工生产问题,目前全市共有563家电商企业正常营业并参与到市场保供工作中来,为全市保供抗疫物资供应作出积极贡献。

  二、发挥无接触送货上门优势,着力疏通生活必需品进家入户毛细血管

  与市级相关部门联动,协调各社区、小区物业统一接收市民网购生活必需品,大力推进供应保障进家庭,确保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一是抓组织动员。及时向全社会发出《关于发挥电子商务作用助力疫情防控的倡议书》,倡导广大市民尽量减少外出购物、聚餐、娱乐等消费活动,更多使用电子商务绿色消费方式购买生活必需品,以在线交流,在线教育、在线娱乐、远程办公等方式充实居家生活。各区县商务主管部门积极跟进,纷纷向本辖区居民发出倡议书,并附上辖区主要商超和电商平台的购物二维码,方便市民扫码下单实现电商消费。二是抓“无接触配送”。积极协调市住房和城乡建委等市级部门,帮助京东、美团等快递企业、外卖配送平台不断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推广应用智能快件箱(柜)、外卖取送箱(自提柜)等智能末端设备,应用自动通知取货、滞留提醒等技术,全面推行“无接触配送”,着力解决民生物资送达末端的毛细血管问题。推动快餐、火锅等餐饮企业依托外卖平台开展送餐到家,全市通过美团、饿了么等平台日配送量超过12万单,并呈显出日趋增长态势,“无接触配送”占比达90%以上。三是抓市场监测。依托第三方大数据平台,每日发布《重庆市主要商品网络零售监测报告》,建立商品交易、库存量、价格预警机制,引导行业规范运营,指导电商、网商调整优化商品结构保障市场供应,自觉维护市场秩序确保主要商品价格稳定,及时协调京东、美菜等电商企业优先采购黔江蔬菜、奉节脐橙等受疫情影响的贫困区县滞销农产品。

  三、发挥构建消费新场景优势,着力增添企业转型发展新动能

  因时而变,强化服务供给,引导企业抢抓机遇转型发展、创新发展。一是抓线上线下融合。及时引导重百新世纪超市、永辉超市、商社电器、白乐天火锅等实体企业通过小程序、自营APP商城以及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等第三方平台开展线上下单,线下配送到家服务。号召全市商场超市、便利店、餐饮单位、农贸市场等商贸服务企业因地制宜拓展线上业务,打造消费新场景,开展数字化转型,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二是抓服务供给。建立市区县两级联动、政企联动响应工作机制;委主要领导、分管负责人靠前指挥、多次亲自协调,电子商务处全员参与,分类建立工作台账,采取定人定行业定企业定点联系,24小时在线服务行业企业;建立3个电商保供抗疫微信群,与市级相关部门、各区县商务委、各重点电商企业适时联动,截至2月8日,共协调解决电商企业需求困难100余个;发布行业《疫情防控指导规范》,指导电商企业加强一线电商物流人员防疫保障。三是抓政策保障。及时收集、借鉴兄弟省市电商行业保供抗疫经验,积极开展疫情影响调研,积极谋划战“疫”时期和疫情结束后全市电商产业发展的政策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