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全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关于全面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重庆市电子商务扶贫提升行动计划》等文件要求,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为引领,扎实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着力实施和提升电商扶贫行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有力助推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据重庆市商务委和浪潮大数据监测显示,2020年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243.3亿元,同比增长11.5%。据重庆市农业农村委统计监测,2020年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30.7亿,同比增长21%。
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重庆主城九区以外的区县已建成集孵化、培训、数据分析、网货生产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28个、电商产业园(集聚区)33个、镇乡及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超5500个,其中17个示范区县均建成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累计建成电商产业园(集聚区)18个、镇乡及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3900余个,初步解决了谁来提供、在哪提供电商公共服务问题和集聚发展问题。
快递物流降本增效效果初显。重庆主城九区以外的区县已建成电商快递物流仓配中心29个,乡镇快递覆盖率达到100%。其中,17个示范区县全部建成电商快递物流仓配中心,均不同程度推进区域快递配送物流整合;多数区县快递由县城到村的时间从2015年的3天缩短至目前的1天,个别区县不超2天;示范区县快递物流成本降低3.69元,降幅达42.5%。工业品下行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无法送”“价格畸高”等问题基本解决。
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活力迸发。据各区县数据统计,重庆主城九区以外区县2020年开展培训439期,培训人数37435人次;培育新增电商市场主体10941家,累计达89465家;带动电商创业就业人数218574人。其中,17个示范区县2020年开展培训277期,培训人数28667人次;培育新增电商市场主体6760家,累计达61167家;带动电商创业就业人数156687人。各区县已培育田联柑橘、吉之汇、夔娃子、彭水赶场、丁丁电商、村头等销售规模较大、影响力较高的农村电商重点企业148家(其中示范区县63家),成为带动区域农村电商发展的典型和龙头,2020年酉阳县电商协会会长杨向华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产业发展和品牌打造作用突出。重庆主打农产品培育“2+X”行动有序推进,主城九区以外区县累计培育主打农产品网货184个,其中17个示范区县125个,脐橙、腊肉、牛肉、自热火锅等成为全网热销爆款,种养殖和网上销售规模不断壮大。农村电商品牌“528工程”基本实现。主城九区以外区县累计培育百味万州、一江津彩、綦珍綦宝、寻味武隆、大巴山硒谷等区域农村电商公共品牌26个,其中17个示范区县22个;分别培育打造大品类、中品类、小品类农村电商品牌107个、308个、1047个,其中示范区县分别培育58个、141个、555个。坚持做优产品与宣传推介“两手抓”,武隆羊角豆干、丰都红心柚等22个农产品分别入选商务部首批优秀农特产品、重点扶持农特产品,并获得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支持;奉节脐橙等产品纳入了商务部“中国电商扶贫行动”,并获得央视免费宣传推广。
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重庆加快发展直播电商。主城九区以外区县建成或在建直播电商基地26个,其中17个示范区县22个;累计开展直播带货18180场、带货金额21.37亿元,其中17个示范区县直播带货7311场、带货金额5.72亿元。强化直播电商活动举办和人才培育,酉阳先后举办“酉阳首届电商直播带货大赛”“2020年酉阳消费扶贫网络直播带货大赛”,带货金额分别达518万元、5000万元,“村红”“网红”由年初110多人发展到300多人;秀山引进快手科技打造“武陵山食品电商产业带”,入驻MCN机构4家、本土网红24个。推动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17个区县利用电子商务转型升级的商贸企业达3517个;潼南推动100余家工业、农业、传统商贸流通企业开始试水触网上线,江津区支持工业转型线上发展并挖掘适宜线上消费的工业品80余款,垫江县引导重庆允成等121家商贸企业上云商平台,阿里巴巴璧山授权运营中心帮助300余家企业实现“互联网+”转型升级。商旅文融合不断深入,梁平云上文旅馆、云上晒秋、云上丰收节先后上线,景区门票和精品民宿酒店实现网上订购;武隆将电子商务与全域旅游、现代农业相结合,以在线旅游为主的武隆区服务型网络零售额对网络零售额增长贡献率达85.50%。
电商扶贫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重庆各区县分别建成公共服务中心14个、深度贫困乡镇服务站18个,农村电商服务覆盖1581个贫困村,基本实现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全覆盖。各区县均建成区域快递物流仓配中心和开展快递物流整合,快递到村时间缩短至1天左右,基本实现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全覆盖。各区县累计培育电商扶贫带头人5534人,其中贫困村带头人1520人,基本实现贫困村电子商务带头人全覆盖。各区县累计建成产地集配中心183个,其中深度贫困乡镇产地集配中心16个(彭水、丰都正在建设),基本实现深度贫困乡镇产地集配中心全覆盖。各区县累计培育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20个,梳理打造主打农产品109款,均结合产品实际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基本实现主打农产品质量追溯全覆盖。发起成立重庆电商扶贫联盟,深化贫困区县与大型电商企业的扶贫交流合作,推动80余家市内外电商企业与贫困区县、乡镇对接,各区县培育电商扶贫典型网店、网点603个,推动深度贫困乡镇在各平台开设网店196家,基本实现电子商务企业对口帮扶全覆盖。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各区县基本实现宽带网络和4G网络全覆盖。积极探索农村电商产业合作和利益分配模式,铜梁区、彭水县积极探索农村电商溯源和利益分配机制、农村电商“千店带万户”战略提升计划,丰都县推动100家电商企业(站点)与2000余户贫困户达成产品直供利益联结。着力打造典型示范,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奉节县鲁应葱“鲁葱花”主播事迹,秀山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武隆区电商扶贫带头人张永红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总体来看,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效明显,但也存在物流配送降本增效仍需提升、农特产品网货品类少和规模小、人才特别是实用型人才“难育、难引、难留”、龙头影响力较弱和带动作用不够等问题。下一步,重庆市将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升级版)创建,提升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等支撑能力,强化农村电商人才培训特别是技能提升培训,孵化壮大农村电商主体,发挥农村电商“接二连三”作用,发掘农村地区生态价值和特色价值,积极打造网货生产基地和产地直播基地,做大网销农产品规模,拓宽农村地区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据了解,17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县包括城口县、巫溪县、酉阳县、彭水县、云阳县、石柱县、秀山县、忠县、万州区、黔江区、梁平区、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区、开州区、奉节县、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