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创新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核心要义。为加快推进广西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营造鼓励改革创新的良好环境,广西自贸试验区工作办公室日前对11项制度创新成果进行奖励激励。其中,“边境地区跨境人民币使用改革创新”获评A类(国家级)创新成果,海铁联运港站一体化智能监测新模式、跨境人民币流动便利化改革创新试点等10项获评B类(自治区级)创新成果。
据介绍,本次评选出的11项制度创新成果,包含边境地区跨境人民币使用改革创新、“线上线下融合”跨境进口保税网购新模式、建设项目“多测合一、一码通办”改革模式、海铁联运港站一体化智能监测新模式、广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北部湾港跨境贸易物流一体化改革、铁路集装箱“一箱到底”通用联运机制、全国第一个铁路口岸水果进境指定监管场所、中国—东盟跨境金融改革创新、“边境贸易+互联网”发展新模式、出入境船舶边检“差异化”管理新模式、跨境人民币流动便利化改革创新试点。
评选主要突出奖励市场主体。其中“线上线下融合”跨境进口保税网购新模式、铁路集装箱“一箱到底”通用联运机制等7项成果由企业牵头或参与推动,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广西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获得奖励。评选还突出全国首创性和经济社会效益。其中,全国第一个铁路口岸水果进境指定监管场所设立和跨境人民币流动便利化改革创新试点均为全国首创;边境地区跨境人民币使用改革创新畅通了中越两国本币回流渠道,被评为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建设项目“多测合一、一码通办”改革模式,将原有16项测绘业务精简为4项,测绘审批时间从135个工作日缩减到30个工作日,压缩幅度达78%。
2019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广西自贸试验区。该自贸试验区位于中国—东盟空间枢纽位置,分为南宁、钦州港、崇左片区,总面积119.99平方公里。
设立以来,广西自贸试验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积极为国家试制度、为改革闯新路、为广西谋发展,已形成三批共104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充分发挥了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
2022年8月,广西自贸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印发了《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奖励办法(试行)》,由自治区层面对广西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工作进行奖励激励。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奖励办法(试行)》规定,对形成创新成果的企业、社会团体、专业协会等创新主体给予通报表扬和资金奖励。创新主体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通报表扬,每项创新成果奖励50万元人民币,补充作为制度创新工作经费;创新主体由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指挥部通报表扬,每项创新成果奖励30万元人民币,补充作为制度创新工作经费。
未来,广西自贸试验区将按照“面向市场、联动内外、循环畅通、改革提高、开放发展”的思路,大力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通过深入开展制度创新评价奖励工作,选树制度性改革创新的典型,不断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制度创新工作的主动性,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进投资、贸易、跨境资金、运输来往、要素资源、人员进出自由便利和数据流动安全有序,全面建成面向东盟和RCEP、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自由便利地核心区。(记者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