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乐瑄)7月3日,《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用户权益保护合规管理指南(2025年)》(以下简称“指南”)在京发布,旨在支持和引导企业建立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用户权益保护合规管理体系,明晰用户权益保护合规要求,增强用户权益保护合规风险识别和处置能力,提升用户信任水平,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指南从六方面梳理面向个人用户提供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各方所须遵循的现行有效合规要求,其中涵盖了面向未成年人、老年群体、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特殊用户群体的合规要求。
服务提供方面,在应用预置、分发、下载、安装、使用、卸载等各环节,要保障用户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合法权益,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真实、全面地向用户告知商品或者服务相关信息,不得有欺骗、误导或强迫用户的行为。
个人信息保护方面,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处理个人信息,公开个人信息处理规则,保障用户个人信息主体权利,依法履行个人信息处理义务,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等。
算法推荐方面,以适当方式公示算法推荐服务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图和主要运行机制,向用户提供便捷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防范“信息茧房”等问题。向未成年人、老年人提供服务,向劳动者提供工作调度服务的,要依法保障相关人员合法权益。
服务收费方面,通过明码标价、规范自动续费行为、禁止差异化定价,保障用户在算法推荐服务中的合法权益。
用户投诉处理方面,建立健全用户投诉处理机制,公布便捷有效的用户投诉渠道,及时受理、处理用户投诉并在规定的时限内反馈处理结果。
客户热线方面,鼓励设立客户服务热线,在显著位置公示客服热线电话号码,简化人工服务转接程序,向老年人提供人工直连热线服务。
指南从三方面提出用户权益保护合规管理机制。一是健全合规管理组织机制,为企业用户权益保护合规管理筑牢组织根基。二是完善合规管理运行机制,确保合规要求有效落实。三是强化合规管理保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