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政策发布

都匀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都匀市实施“万企融合” 大行动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方案的通知

文章来源:都匀市人民政府   文章类型:转载   内容分类:政策发布   发布时间:2019-02-01 14:54

各乡镇,办事处,绿茵湖产业园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都匀市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都匀市人民政府

                                                                                         2018年9月4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我市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根据《贵州省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方案》(黔府发〔2018〕2号)和《黔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黔南州实施“万企融合”大行动打好“数字经济”攻坚战方案的通知》(黔南府发〔2018〕7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2018—2022年,每年建设1个融合标杆项目,实施5个以上融合示范项目。到2022年,带动30户以上实体经济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引导推动各领域、各行业实体经济企业融合升级全覆盖。全市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水平大幅提升,实体经济企业生产运营效率和产品服务供给质量明显提高,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大数据与工业深度融合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结合“千企改造”工程,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逐步提高我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2018年,建设1个融合标杆项目,实施4个融合示范项目,带动5户工业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2019年—2022年,每年建设1个融合标杆项目,每年实施4个融合示范项目,带动5户工业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绿茵湖产业园区、都匀市产业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二)加快推进大数据与农业深度融合发展

  1.推进农业生产管理精准化。支持农特产品精细化种植,通过构建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实现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的实时监控、精准管理、远程控制和智能决策。2018年,实施1个融合示范项目,实现1户农业企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2019年—2022年,每年建设1个融合标杆项目,实施1个融合示范项目。(牵头单位:市农工局,责任单位:市茶业局、市大数据管理中心、都匀市农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2.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帮助农特产品种养殖企业运用大数据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形成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质量有保障、责任可追究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2018年,实现1户农业企业可溯源。2019年—2022年,每年实现1户农业企业产品质量安全可溯源。(牵头单位:市农工局,责任单位:市茶业局、市大数据管理中心、都匀市农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3.推进农业市场销售网络化。加强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合作,推进电商服务站点建设,以实体经济激活全市农村电商服务站点,积极培育农村电商主体,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应用能力,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网络化运营体系,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难题,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2018年—2022年,全市实现行政村电商服务站全覆盖。(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农工局、市茶业局、市供销社、市大数据管理中心、都匀市产业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三)加快大数据与服务业深度融合

  1.发展旅游服务业。依托省州级智慧旅游平台,实现传统景区游览方式数字化升级,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自驾旅游行业的新应用,提升智能自助导游和深度体验服务水平。2018年,全市建成1个智慧景区。2019年—2022年,全市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建成智慧景区。(牵头单位:市旅发委,责任单位:市大数据管理中心、都匀市旅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2.发展物流服务业。大力发展互联网物流、物流物联网、物流大数据分析等业态,依托“贵州省物流云”等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整合货源、运输和配送信息,进一步降低空驶率、提升仓储周转率,带动物流、商贸等行业的融合发展。2018年—2022年,我市建成2个智能物流项目。(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大数据管理中心、都匀市产业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3.发展康养服务业。加快“智慧养老·医养结合”建设,突出养老服务智能化、智慧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智能健康养老产品和创新模式,为民众提供的新型健康养老服务。2018年—2022年,我市建成智慧健康养老项目1个,建成养老示范点1个。(牵头单位:市民政局,责任单位:市卫计局、市大数据管理中心、都匀市产业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4.发展便民服务业。围绕交通出行、城市管理、房屋住宿、医疗业务、卫生管理、生活服务等领域,引导生活服务资源网络整合重组,大力发展便民服务业。2018年,建成便民服务项目1个。2019年—2022年,每年建成便民服务项目1个以上。(牵头单位:市大数据管理中心,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教育局、市卫计局、市住建局、都匀市产业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四)积极引进大数据企业及项目。要扎实开展大数据企业招引工作和“寻苗行动”。面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突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结合州委、州政府《支持大数据发展十条政策措施》,盯紧一批正在起步、成长快速、极具潜力的企业及创新创业团队,按产业链梳理形成招商项目库,分领域、分类别、点对点、人盯人开展招商洽谈,促进大数据企业和项目落地。2018年,完成大数据招引企业2个,大数据寻苗申报企业1个。2019年—2022年,每年完成大数据招引企业2个以上,大数据寻苗申报企业1个以上。(牵头单位:市投促局;责任单位:市大数据管理中心、都匀市产业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五)加快发展以大数据为引领的信息产业

  1.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终端产品制造产能转移,加快融入贵安、遵义等地终端产品产业链,寻求产业分工,大力发展配套产业。2018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完成0.5亿元。2019年—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保持15%以上的年均增速。(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单位: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绿茵湖产业园区)

  2.大力发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18年,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收入完成0.7亿元。2019年—2022年,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收入保持30%以上的年均增速。(牵头单位:市大数据管理中心,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绿茵湖产业园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都匀市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加强对各部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统筹、督促和协调等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决策部署,切实解决好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全力以赴推动全市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都匀市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定期组织召开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联席会议,负责做好领导小组安排的各项工作以及日常的工作调度。

  (二)设立保障资金

  根据《中共黔南州委办公室 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黔南州支持大数据发展十条政策措施》的通知》(黔南委办字〔2018〕44号)的文件要求,设立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用于大数据项目建设、培育产业、扶持企业发展。其中30%专项资金用于“万企融合”项目扶持。获得省、州“万企融合项目”认定的企业,市财政将按项目投资情况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市大数据管理中心负责草拟《都匀市大数据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大数据专项资金扶持各类企业开展大数据融合的实施细则,为“万企融合”大行动注入动力。 

  (三)压实工作责任

  市农工局、市工信局分别牵头做好大数据与农业、工业深度融合专项工作,市民政局、市卫计局、市工信局、市旅发委分别牵头抓好智慧健康养老、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旅游等工作,根据方案要求倒排专项行动的时间表。各责任部门要将工作任务细化、层层压实,做到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推进工作无缝衔接。

  (四)建立调度体系

  建立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调度体系,每月15日对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度,梳理各行业领域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存在的问题,定期发布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工作动态。各部门每季度组织融合企业填报《贵州省数字经济项目库万企融合项目调度系统》。各部门要相应建立和完善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作调度、督促体系,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五)强化监督考核

  将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作任务细化,各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作已经列入州对市目标考核,对工作不力或工作不到位的领导干部、责任人进行问责,并全市通报。

  (六)加大宣传力度

  综合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通过开辟专题专栏等途径,广泛深入宣传全州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工作成效、典型案例、先进事迹。加强各类试点示范的宣传推广,营造良好的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舆论氛围,做好我市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对外宣传工作。